新加坡退休要存多少钱?普通人和富裕阶层差距在哪

2025-08-06 14:12 155

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“在新加坡老了,究竟要存多少钱才能过得安心?”这个问题,最近两家重量级银行给出的答案简直让人挠头。账算得明明白白对普通人来说,光是想吃饱穿暖、交齐水电,得攒下55万新币;但要是想活得体体面面,富裕阶层的标准直接飙到187万。这中间的鸿沟,大得跟新加坡河似的,换谁看了都口干舌燥。

作为一名住在组屋里的新加坡普通市民,这道退休算术题对我来说,不单是报纸上的冷冰冰数字,而是每天买菜、刷公交、缴杂费的真实压力。星展银行翻查了200万客户的账本,说实话,这个存款要求不容小觑。按65岁退休,平均每月用1600新币来计算——坦白讲,就这个价格,我连牛车水的小贩摊都得早餐面包选杂粮还是普通白面。55万,够咬牙活二十年,但这“咬牙”,一点不夸张。

更让人心头发紧的是,退休之后,花销竟然比上班时骤减六成多。什么意思?就像我身边不少同龄人,退休后才真正开始“解锁省钱大招”买打折菜、等公交、舍不得用冷气。即使有公积金撑腰,生活依旧逼仄,尤其是病了需要上医院,那点积蓄转眼就跟溜冰一样滑没了。你说靠房子解决?倒是,大多数人在65岁都把房贷还清了——新加坡人最值钱的家底全在楼里。银行的理财师建议,房子用得上可以回租当养老金,每月能变出点活钱,只是,一想到把家抵押出去,许多老人心里头那点安全感也跟着打了折。

可有钱人过得是什么日子?另一家大银行一拍桌子要优雅退休,最好备着187万新币,无痛切换到高档小区,每个月开支直逼4000新币,不抢菜市场白菜,医院一律走私立,想旅游就一键出国,“朋友圈打卡”比我们喝下午茶都频。甚至连下一代教育、创业都预留好了。这种规划,已经不是我们茶余饭后讨论的“够不够用”了,那是真正的“怎么花得更尽兴”。

到了我写稿的年纪,看着小自己一轮的年轻人,自嘲“养儿防老”,到头来却成了“夹心一代”。35-44岁的中年家庭,肩担住房和汽车贷款,又要给孩子攒学费,还得拿零用帮衬年迈父母,钱包里未着村已见底。根本没空去想什么远方和诗,账单堆里就把退休规划一拖再拖。

而新加坡的年轻人,想法彻底翻了篇。身边不少九零后、零零后,反倒认为“与其吃糠咽菜熬着活太久,不如活得痛快一点”。他们敢花、会享受,也有自己的理财秘诀,不再一味强调省和攒。调查显示,真正希望纯粹长寿的人只有6%,倒有超过一半,说宁可时间短点,也要人生别太苦。

读完这两份银行报告,我感触最大的是,一个城市的养老成本,不只是财富的数字游戏,更是每一个家庭关于生活、未来和尊严的深刻博弈。不管你选择精打细算还是追求奢华,真正需要的,是早一点规划和心里的底气。今日每一块攒下的积蓄,都是未来某个傍晚安稳喝茶的资格证。

您怎么看?

意昂体育介绍

产品展示

新闻动态

意昂体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