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美国财政部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:居然公开呼吁全国人民掏腰包,给政府捐钱,还美债!理由很高大上,说这是“爱国”的表现。听起来像极了小时候班里凑钱买粉笔,但这回是要帮着还36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。难怪网友们都忍不住吐槽:美国不是说自己家底厚、债务都在自家人手里吗?怎么现在反倒向老百姓伸手要钱?
先别急着笑,这背后其实藏着几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一边喊美债安全,一边拉民众补窟窿
一直以来,美国总拿自己的国债当宝贝,宣称大部分都是本土机构和个人持有,“欠自己人的钱不用怕”。可这次财政部却把话说得明明白白——大家快来捐款救急吧。这逻辑要是放到日常生活中,就好比一个家庭主妇平时总说存折上的钱怎么用都行,可真遇到账单爆表的时候,却开始找亲戚朋友借米下锅。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?
而且,让普通人出血填国家的大坑,真能解决问题?想想看,一个月工资三千块的人,就算再热心肠,也没法往无底洞里扔多少。更何况,美国这么多年花钱如流水,动辄就是几千亿、上万亿地撒出去,现在轮到全民埋单,是不是有点过分依赖群众基础了?
理财高手变身“化缘大师”,美国信用何在
细究下来,这波操作其实暴露出两个信号。一方面,美联储和财政部嘴上唱多美元霸权,其实心里也虚;另一方面,如果真的靠老百姓的小额捐助来堵漏洞,那说明这个金融帝国已经开始走钢丝。
我们身边也常见类似情景。有些企业表面风光无限,一旦资金链断裂就搞什么员工集资、内部认购产品,说穿了就是管理层失策转嫁风险给基层。而今美国政府这番举动,不也是变相让纳税人为高层决策失误兜底?如果连世界头号经济体都得靠群众雪中送炭,那全球投资者对美债还能有多少信心呢?
建议与思考:责任不能全甩给百姓
面对如此巨大的赤字,仅仅依赖民间善意显然远远不够。与其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,不如从源头入手,比如削减不必要的开支,提高税收效率,对大型跨国公司加强监管,把真正该交的钱收回来。同时,应当推动政策透明化,让每一分钱花在哪儿都有清晰账本,而不是一句空泛的“爱国”口号糊弄过去。
对于中国乃至其他新兴市场来说,也是一记警钟——不能盲目信任任何一种货币或制度,要学会分散风险,多元配置资产,把鸡蛋放进不同篮子才靠谱。
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哪天你所在的国家也公开向你募捐偿还巨额公债,你会觉得这是荣誉还是无奈?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?